央视再曝性丑闻 中国反性侵运动突破权力封锁

2018年初至今,中国内地接连爆出性侵事件,其中多数发生在高校。这些事件经过受害人或知情人举报,媒体跟进和舆论发酵,多数得到学校层面的回应。但不无遗憾的是,到目前为止,这些事件并没有在中国内地催生出一套防性侵机制。

正当舆论认为中国反性侵运动或将走入泥潭时,近日,它突然越出高校,在公益圈、媒体圈和文学圈掀起了波澜。

北京时间7月23日以来,“亿友公益”创办人雷闯,“自然大学校长”冯永锋,彩虹中国创办人张锦雄,资深记者章文,《新周刊》创始人孙冕,作家张弛,学者信力健、熊培云,以及央视主持人朱军、赵忠祥等,分别被报举曾对他人实施性侵,有的甚至屡屡犯案。这一阵密集的曝光行动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。

MeToo运动席卷全球,如今随着系列性侵案的曝光,中国内地也可能迎来一场社会和文化变革(图源:VCG)

许多人对此感到震惊和失望。他们问:学术圈、公益圈、媒体圈和文学圈,这些通常被视为道德高地的领域尚且有如此不堪的一面,在传统的政界和商界又会隐藏着怎样的黑幕?

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发追问:为何到目前为止,在其他领域还很少听到性侵案被曝光?

也许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些现象。

第一,高校、公益组织、媒体和文学界等领域,相比传统的政商界,着有更为松散的内部权力结构。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,即在政治和商业领域,组织对内部人员的约束性更强,且对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有着更严密的防范和惩戒措施。这种管理模式所形成并为之服务的权力结构,使受害人在考虑是否公开案情时,会面对更多的组织压力。而在高校、公益组织、媒体和文学界这类鼓励独创性胜过组织性的领域,情形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
第二,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,高校、公益组织、媒体和文学界等领域的从业者通常拥有更加强烈的平权意识。由于这些组织相对自由和开放的氛围,它们吸引着更多注重平等(包括性别平等)价值的人加入,同时他们也在强化这些组织的开放性。当面对性侵这类事件时,其中的受害者更有勇气将其公之于众,同时他们的身边人也会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支持。

当然,尽管有上面这些理由,仍然不可否认,这些性侵丑闻的集中曝光,将对上述领域的社会信誉造成不小的打击。

例如公益圈多位名人被曝光之后,就有声音质问:由男性主导的公益组织还值得信赖吗?言下之意,目前中国内地的公益组织几乎都是由男性所创办,它们在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益方面存在诸多天然缺陷,这将被占半数参与公益活动的女性纳入重新考察的因素。

此外,通常认为学术圈、公益圈、媒体圈和文学圈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领域。由于近年来中国政治气候的转变,社会上对于他们的评价也开始转低,甚至对其倡导的自由、民主等社会理念也不乏质疑批驳之声。而在新近系列丑闻曝光后,这种质疑和批判很有可能趁势而起。

面对多方的质疑和未来发展的阻碍,上述领域迫切需要寻找突围的路径。一些评论者指出,区分个案与群体的关系,避免以道德评判掩盖机制漏洞,是理性看待这些问题的前提。而面对危机的正确做法,不是回避问题,而是将其转化为普及观念和改善机制的契机。

持这一理念的人已经开始行动。从雷闯事件曝光以来,在公益圈中,已经有数十个组织和个人牵头,推动建立一套适合于公益组织的反性侵机制。其中包括加强公益行业性别平等观念和防性侵意识的教育,以及对性侵行为进行预防和处理的章程。目前,这份倡议书正在网上发起联署,征求各方面的支持和改进意见。

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。不仅因为它是面对危机不得不采取的策略,还因为它可能给中国反性侵运动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出路。

如上所述,中国政商界的权力结构相对紧致,反性侵运动要想直接切入其中非常困难。而在像公益组织这些领域,由于平权观念的普及和参与社会运动的经验,更有可能成为反性侵运动的突破口。

假如公益圈的倡议推进顺利,并且能促成一套防性侵机制的出台,那将对整个反性侵运动的发展产生示范意义。至少在同时曝光丑闻的学术圈和、媒体圈和文学圈,这种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。

当然,在某一个领域实现突破也许不难,而要向其他领域乃至全社会推广并不容易。绕开权力封锁也许能另辟蹊径,但这条路到底通向哪里,以及最终能否顺利抵达终点,都还存在很多变数。说到底,反性侵机制在全社会的建立,终究离不开法律层面的改革和平权意识的普及,而跨越这些阻碍并无捷径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